北京学生社会实践首选!怀柔西山营地课程设计大揭秘,家长直呼内行!
怀柔西山营地--户外活动首选!
“怀柔研学”宝藏地标!

Study Trail
解锁户外活动的N种打开方式
4月初,北京一零一中温泉校区初二学生赴怀柔西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兴明道围绕"自然教育+文化传承"设计自然探索、户外挑战、非遗传承三大主题课程。通过山野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。
怀柔西山营地:自然教育的课堂
怀柔西山营地,这座占地330亩的生态秘境,三面环山、毗邻红螺寺与圣泉寺,是北京市首批认证的户外研学示范基地。兴明道团队深度整合营地“生态科普+户外技能+传统文化”三维课程体系,将山林化作课堂,让同学领悟自然的力量
团队协作挑战
(1)彩虹飞舞

红黄绿三色彩带编织成麻花辫,看似简单的协作任务,考验着团队的默契与创意。兴明道导师通过分组竞赛模式,引导学生在色彩碰撞中理解“分工即合力”的真谛。
(2)同心鼓舞

圆盘上的绳索如心跳般律动,颠球的轨迹牵动着全组的神经。这场“动态平衡”挑战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“节奏统一”对团队成功的关键意义。
(3)小马过河

每组按照要求派出对应数量的同学,每位同学手中拿三块泡沫砖。活动开始后,同学们依次接力前进,在行进过程中,要努力保持泡沫砖的稳定,这一活动旨在锻炼同学们的协调能力与平衡能力。
(4)飞盘九宫格




将飞盘投掷与数学坐标结合,击中靶心得积分、模拟投篮练准度、保龄球瓶碰运气。兴明道创新设计的游戏化课程,让物理力学知识在欢笑中落地生根。
非遗传承:千年文脉的青春触摸
作为非遗文化传承基地,禧宝露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触摸历史的大门。兴明道特邀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,通过“手作+故事”的沉浸模式,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。
(1)焦家浸烙葫芦
以火为笔、以木为纸,同学们在葫芦表面勾勒山水花鸟。当烙铁接触木纹的瞬间,焦香弥漫中,传统火绘技艺的精妙跃然眼前。一位学生感慨:“原来温度也能作画,非遗不是遥远的符号,而是触手可及的温度。”
(2)核桃香囊
野生核桃壳变身玲珑药囊,艾草与丁香的草木清香沁人心脾。兴明道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手工课程,学生在缝制中领悟“治未病”的东方智慧。
(3)传统沙燕风筝




竹骨轻扎、糊纸成翼,调试尾穗平衡的瞬间,力学原理与民俗美学悄然交融。当风筝翱翔天际,孩子们不仅感受到“扶摇直上”的文化自信,更理解了“实践出真知”的科学精神。


专业赋能,让教育自然生长
(1)课程设计: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
课程设计:跨界融合的创新思维 兴明道以“场景化教学”为核心,构建“自然探索-科技实践-文化传承”闭环;
自然教育:依托营地生态资源,开发植物观察、地质探索等PBL课程,培养生态保护意识。
科技赋能:引入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,结合营地“智慧农场”开展劳动教育,实现“寓教于乐”。
非遗文化:通过手作体验、故事讲述、文创设计,让非遗技艺成为青少年文化认同的纽带。
(2)安全与服务:全程护航的成长保障
专业导师团队:户外教练、非遗传承人、科普专家全程随行,确保课程专业性与安全性。
定制化服务:从活动策划到物料准备,从保险覆盖到应急方案,兴明道以细节把控守护每一程。

专业研学体系+研学团队
兴明道构建了“课程+专家+机构+服务”四位一体的软实力矩阵:
(1)专业课程体系,让户外实践“有深度更有趣”
兴明道自然导师团队常态化推出自然活动,涵盖自然探索、生态科学、户外徒步等项目,覆盖全龄段。同步开发标准化体系,采用"知识导入+实地探索+成果分享"模式。


另可定制大地艺术创作、树屋搭建等特色活动,融合自然艺术与科技元素,打造沉浸式教育体验。
(2)专业团队

“拓展训练专家+非遗传承人+跨界协作”模式,以非遗文化与户外实践相结合为特色,整合了专业拓展团队及跨学科专业团队,形成了强大的科研与教育支持网络。
(3)兴明道x怀柔西山营地





结语:与山对话,向未来出发
当同学们带着亲手制作的作品、非遗手作与团队协作的勋章返程时,这场活动已超越简单的“游历”。兴明道始终相信,教育应如山林般包容生长——在飞盘碰撞的节奏里,在葫芦烙画的焦痕中,孩子们收获的不仅是知识,更是探索世界的勇气与底气。


兴明道与怀柔西山营地构建"科技互动型硬件+系统化课程体系"自然教育双引擎,以全域联动场景、专业导师团队及科学化课程设计打造沉浸式校外课堂。通过"知识导入-实地探究-成果共创"闭环模式,实现生态认知到守护行动的有效转化,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与生态意识双提升,树立自然教育新范式。诚邀各界共建自然教育生态圈,让孩子在实践中赋能未来。

服务对象:北京市幼儿、中小学、初高中学校(可定制课程)
开放时间:每周一至周日
预约方式:
1. 预约专线:138-1039-2886(9:00-19:00)
2. 团队定制咨询:添加客服微信“138-1038-2886”获取课程方案